為進一步提高應急預案編制質量,認真落實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》《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》《山西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》《山西省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》《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》《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(GB/T29639-2013)》《晉城市應急救援總指揮部辦公室關于做好2020年應急預案編制(修訂)工作的通知》(晉市應急總指辦〔2020〕3號)等法律法規規章文件關于“編制應急預案前,編制單位應當進行事故風險辨識、評估、應急資源調查和應急能力評估”的要求,突出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針對性,市應急救援總指揮部辦公室結合我市實際,組織編制了《晉城市安全風險評估指南》、《晉城市應急資源調查指南》、《晉城市應急能力評估指南》。
附件1
晉城市安全風險評估工作指南
?
1導 言
1.1評估目的和任務
簡述評估目的,明確風險評估的主要任務,包括識別評估對象面臨的各種風險、分析導致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嚴重性、評價風險等級、編制風險評估報告等。
1.2評估依據
簡述風險評估所依據的法律、法規、規章、技術標準和規范性文件等。
1.3 評估原則
全面調查與重點核查相結合,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,經驗總結與科學預測相結合,以保證相關項目數據的客觀性、使用方法的科學性和評估結論的正確性。
1.4評估對象及范圍
簡要介紹被評估單位基本情況,依據評估對象、要求以及特定時間、空間特點,確定風險評估范圍。
1.5 評估團隊組成
簡述評估小組成員、組織結構、組建介紹等。
2 風險識別
2.1 識別方法
應參照國家、省有關規范規定對本單位現存各種主要危險和有害因素進行識別。
2.2 識別程序
包括風險發現、列舉、描述,并結合風險評估的具體目的和范圍,比較已有評估指標,對照風險準則,篩選風險。
3 風險分析
3.1基本要求
應參照《風險管理 風險評估技術》(GB/T27921-2011)采用定性、半定量、定量以及幾種分析相結合的方法,從某一特定危害發生的可能性、后果的嚴重性兩個方面進行分析。分析時應考慮以下問題:①引發次生事故、衍生事故的可能性;②風險預測的可信度、預測前提及假設的敏感性;③專家意見的分歧;④現有防護措施等。
3.2 發生可能性分析
從歷史發生概率(LS)、現場管理水平(GL)和應急承受能力(CS)三個方面判斷得出基本結論。
“發生可能性分析等級分級參考標準”詳見《晉城市安全風險分級參考標準》(附件2)。
3.3發生可能性等級(KN)計算
發生可能性等級(KN)取3.2中“歷史發生概率等級(LS)”、“現場管理水平等級(GL)”、“風險承受能力等級(CS)”三者之和的平均值,即KN=(LS+ GL+CS)÷3
3.4 后果嚴重性分析
可從人員損失(包括死亡人數和受傷人數)、經濟損失、社會損失(包括周邊敏感目標影響和社會關注度)、保障損失(包括基礎設施損壞或中斷和生活保障中斷)四個方面損失進行分析。
“后果嚴重性等級分級參考標準”詳見《晉城市安全風險分級參考標準》(附件2)
3.5 后果嚴重性等級(HG)計算
后果嚴重性等級取3.4中“人員死亡嚴重性等級(RY1)”、“人員受傷嚴重性等級(RY2)”、“經濟損失嚴重性等級(JJ)”、“周邊敏感性目標影響嚴重性等級(ZB)”、“社會關注度嚴重性等級(SH